首页

日本女王调教byd

时间:2025-05-26 12:39:20 作者:擦亮设计之都“金名片” 设计师在渝共话工业设计产业“跨界创新”新趋势 浏览量:99904

  中新网重庆5月25日电(黄维正)5月22日至25日,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渝举行。在此间举办的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设计师沙龙交流会上,来自重庆、深圳、香港等地的设计师代表齐聚重庆悦来国际会展城,以“创新设计 跨界共生”为主题,深入探讨推动城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经验、举措,共同为重庆高质量建设“设计之都”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设计师沙龙交流会现场。黄维正 摄

  “工业设计能从情感、体验、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给产品带来附加值。”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梅傲笙以部分全球知名品牌设计为例,系统阐述了“价值驱动业务设计”理念。她说,设计在企业产品中体现的价值越多,品牌溢价越高。

  “设计已超越‘美化产品’的传统定义,演变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变量。”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理事叶金明认为,“好的设计”不仅要实现“更好的商业”,更要能造福社会。

  深圳市四川美术学院校友会会长涂峰说,跨界,能让设计突破惯性;共生,能让创新持续生长。在他看来,当工业设计的理性遇上艺术创作的感性,当数字科技的浪潮碰撞传统美学的风骨,设计正赋能不同学科深入融合再创新。

  “时尚不仅指服装,更是一个生态,是一种符合当下思潮的审美。”重庆市服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王建娜建议,要深耕地域文化、汇集名师力量、深化跨界融合,推进设计创新与跨界共生。

  王建娜举例说,大足石刻是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不仅有丰富生动的飞鸟灵兽、奇花异草、祥云瑞气、鱼戏荷莲、亭台楼阁等元素,还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设计师可将其纹样提取出来,创造许多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消费品。

  王建娜十分看重设计行业人才孵化。她表示,促进时尚产业原创设计,应确保设计师创意成果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尊重与价值回报;设计师应创作出更有价值的版权作品、孵化地域人文IP,定制特色版权,并不断推动艺术作品时尚产业转化,推进时尚设计版权作品交易和传播。

  沙龙上,重庆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还通过展示茶叶包装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建筑设计元素的有机结合,生动阐释了设计如何赋能茶旅融合。她认为,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在产品包装上,能达到传递品牌故事、展示本土文化、传达品牌思想等多重效果。

图为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展品吸引市民驻足观赏。夏敏 摄

  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张玻看来,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交流活动,能够促进设计师之间的深度合作,激发新的设计灵感,推动重庆乃至全国工业设计产业迈向新高度。

  “创新设计,是新质生产力的创意源泉,是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可以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副局长李国强表示,两江新区始终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营造更加包容、高效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创新创造的资源平台。

  两江产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晓骏介绍,重庆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为工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和广阔的应用空间,悦来国际会展城作为重庆建设“设计之都”的核心承载地,吸引了众多优秀设计企业、人才汇聚,已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重庆首个摩天轮图书馆亮相 游客畅享云端“悦读”

目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遴选出25个具有市场前景的团队,孵化成立产业化公司35家。这些公司的研发部门仍保留在实验室,带资回室、滚动发展,继续开发下一代产品和技术,源源不断输送新的科技成果,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也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每城中秋不同味 浙江老底子口味月饼稳坐“C位”

——“制定‘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使用。”

今年第10号台风“珊珊”将向偏东方向移动

大会现场,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庆发布了《山东省2024“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计划围绕11条标志性产业链、100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两大”重点,整合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服务平台、商会协会、海外发展服务机构“五类”对接资源,充分利用线下、线上“两个”平台,推动大中小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合作持续挖潜、资源共享共用,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产业集群竞争力。

“广州祖庙”五仙观焕新开放

李慧从事有机农产品种植工作,还是一名亲子育儿博主。此前,这家“青年养老院”的创始人找到她,请教有关有机农产品的种植,同时让她对“青年养老院”未来出谋划策。

【两会30秒】郭进代表:建议加强对基层博物馆科研职能的支持力度

本次活动由全国少工委主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协办。为期5天的活动中,少先队员前往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观东风航天城历史展览馆,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走进东风烈士陵园,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期间,恰逢第九个“中国航天日”,队员们来到东方红卫星发射场开展“红领巾爱祖国——我心中的五星红旗”主题活动,了解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发射塔架、地下指挥控制室、东方红历史展览馆。“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时代楷模”央宗、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蒋庆群等英模代表以及来自漠河、三沙等先进青年代表现场向少先队员分享与国旗的故事,述说守边戍边的经历。

相关资讯
向“新”向“绿” 消费市场持续焕发生机活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思政课”的数字化创新发展,必然需要人类主体的把控,才能实现数字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目的。只有提升人类主体的数字素养能力,才能保证“大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首先,教育主体需要提升数字化能力。2023年2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旨在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在推动“大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树立数字化意识,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育人的方式。还需要提高数字安全防范意识,立足人文关怀的情感,辩证地审视数字技术的应用。其次,教育对象需要培养数字化素养。学生主体需要主动关注数字技术的相关信息与法律法规,提升安全意识,明确数字技术应用的界限与范围,避免过度依赖数字技术的智能化。最后,数字技术开发与操作人员需要强化数字化责任。要加强技术专业人员的价值观教育,保证其坚守正确的主体意识。

热门资讯